(相关资料图)
中新网多伦多8月22日电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8月21日在加主流媒体《国会山时报》发表题为《山火,高温……呼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》的署名文章。文章说,我们在感慨大自然威力和脆弱的同时,也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各国乘坐在同一条应对气变、命运与共的大船上。
丛培武在文中说,今年以来,加拿大的森林火灾一直让人担心不已。自己身处渥太华,亲身感受到了山火导致的空气污染。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则出现了罕见的酷热天气。人类对极端天气并不陌生,但是气候变化无疑增加了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。
丛培武表示,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,面临着发展经济、改善民生、污染治理、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。目前,中国将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条本质要求,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,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。
丛培武指出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,“不是别人让我们做,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。”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巨大努力,也取得显著成效。根据最新数据,2021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50.8%。过去十年,以年均3%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.6%的经济增长。他表示,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系列强有力减排和固碳的举措。为此分享几个例子。
一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。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,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。中国去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.7万亿千瓦时,占全国发电量的31.3%。截至2022年底,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超过煤电装机,实现了能源发展的历史性跨越。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极大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,为全球碳减排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二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。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.8万辆和374.7万辆,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8.3%。截至今年6月底,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620万辆,占全球一半以上。
三是加大植树造林力度。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、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、草地面积居世界第二。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,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2%增加到今天的24%以上,森林蓄积量增加了85亿立方米,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,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。
丛培武在文末指出,频发的山火灾害、持续的高温热浪让人们感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,但努力带来的效果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信心。全世界都在向着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前进,这是个好势头。中国愿与加拿大等各国一道,合作应对挑战,共建一个公平、合理、互惠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