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杨万里
如果再给一次机会,投资者还会为“茅”股票而疯狂吗?
6月6日,中国中免盘中一度跌超2%,股价下探至116.87元,创下年内新低。截至收盘,公司收跌1.54%,股价为117.71元,总市值为2435亿元。
(资料图片)
自2023年初以来,短短102个交易日,中国中免累计跌幅达45.51%,总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,跌幅位居“茅指数”板块之首。若与2021年2月18日的401.28元股价相比,跌幅更是高达70%。
中国中免股价走弱,或与基金“资金搬家”、经营数据失色有关。同时,该公司面临竞争对手增多、与海外免税店抢客流、与机场争夺“话语权”三个潜在挑战。
中国中免被誉为“免税茅”,它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低迷不是个例,类似的低迷也发生在“茅指数”个股中。
2020年,受市场炒作免税概念、机构抱团、业绩增长等因素影响,中国中免全年上涨226.55%。
2021年2月份,中国中免股价飙涨至401.28元后,随即走熊,其股价震荡下行,相继跌破400元、300元、200元关口。当前最新收盘价与昔日高点相比,股价跌幅超过七成。
中国中免从牛股变成熊股,原因一是经过大幅上涨后,资金获利了结。同时,部分基金选择“资金搬家”,在撤退过程中对股价形成压制。
2021年一季度,875家基金合计持有中国中免10.69%流通股份。到了2023年一季度,318家基金合计持有中国中免4.61%流通股份。
粗略估算,短短两年时间,基金数量锐减557家,流通股份持股比例下降6.08个百分点。
原因二是公司业绩下降、毛利率持续下降,经营数据表现不佳。
2022年,中国中免实现营收544.3亿元,同比下降19.57%;实现归属净利润50.30亿元,同比下降47.89%,公司营收、净利增速均创下2014年以来首次下降纪录。
中国中免在2022年报中提到,“2022年,公司重点渠道客源锐减,主力门店几度闭店,物流运营出现中断,公司业务尤其是线下业务遭受严重冲击”。
2023年一季度,中国中免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形。公司实现营收207.7亿元,同比增长23.76%;实现归属净利润23.01亿元,同比下降10.25%。券商机构分析称,“毛利下滑以及销售费用增长致当季业绩下滑”。
再看盈利指标,2019年至2022年,中国中免的毛利率分别为51.07%、40.64%、33.68%、28.39%,四年合计下降22.68个百分点。
2023年一季度,中国中免的毛利率为29%,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。
A股的投资逻辑之一是基本面驱动,当中国中免的业绩失色,二级市场的态度会随即改变。
行业一哥就能高枕无忧?至少中国中免不能掉以轻心。
中国中免或面临三个潜在挑战,分别是竞争对手增多、与海外免税店抢客流、与机场争夺“话语权”。
据权威机构预测,到2025年,海南离岛免税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。在这个千亿级市场中,国内拥有免税经营资质的公司包括中免、日上免税行、珠免、深免、王府井、中出服、中侨等。
今年1月18日,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试营业(王府井旗下),免税业务实现营收超过5千万。随着王府井杀入免税市场,或加剧行业竞争。
中国中免第二个挑战是面临与海外免税店抢客流的局面。
在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间,出境旅游不方便,而以国内免税为特色的出境替代性旅游和免税消费迎来发展机遇。
但是,自今年初出境游快速复苏后,部分消费者开始去海外免税店购物和旅行,原因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医美、休闲等需求。
中国中免第三个挑战是机场的“话语权”可能再次提升。
2020年以前,机场免税渠道是中国中免确定性最强的渠道,机场方面话语权高于中国中免。后来双方话语权变化,中国中免地位上升。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走向尾声,手握高价值流量的机场是否会要求双方重新修改协议,有待观察。
A股的另一个投资逻辑是“预期”,当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变化,投资者做多信心可能受到影响。
“茅指数”个股表现如何?
“免税茅”中国中免跌跌不休,其它茅兄弟表现如何?
截至6月6日收盘,茅指数板块显示,隆基绿能(光伏茅)、通策医疗(牙茅)、海天味业(酱油茅)、晨光股份(文具茅)、爱美客(医美茅)、智飞生物(疫苗茅)、东方雨虹(防水茅)、爱尔眼科(眼茅)、立讯精密(果链茅)等多个行业龙头年内跌幅超过10%。
据了解,导致“茅指数”个股下跌的原因各有不同,比如与其业绩承压有关,投资者对行业现状持谨慎态度等。
例如,中国中免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0.25%,年内股价跌去45.51%;海天味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.20%,年内股价跌去24.79%;智飞生物2021年业绩见顶后,在等待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出现。
再比如,隆基绿能内部重要人物对外释放光伏行业“产能过剩”言论,同时两大硅片企业之间正在上演价格战。即使隆基绿能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36.55%,年内股价却下跌34.55%。
“茅指数”是近年来诞生的新名词,它被众多投资者视为核心资产的集聚池。
买了“茅指数”的股票能躺赢吗?现实是,自2021年抱团行情瓦解后,部分“茅指数”个股距离高点股价腰斩。热烈的抱团行情助推优质白马估值拔高,很快就迎来了杀跌,从顶部到慢慢探底,过程十分磨人。
当然,能入选“茅指数”名单的公司具有较强竞争实力,它们属于不同行业的龙头,也更具有穿越周期的能力。
对于中国中免股价下跌以及“茅指数”个股的表现,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留言。